“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阿德勒 《被讨厌的勇气》
欢迎你!毕不了业36期的听众👏本期话题的起因是从来没做过心理咨询的宏宏和习惯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的羊伊,在进行了同样一场心理测评后展开的讨论:
在这里也和大家科普一下🔍【心理评估】是在正式的心理咨询之前,通过专业的测评量表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话,去反馈你的心理健康水平、情绪困惑来源,而后提供心理健康解决方案。
结束这次心理评估后,结合自身的体验&内观,宏宏羊伊发现某些内心深层次的伤痛全部和原生家庭有关。当然如果你听完本期节目就会知道,我们决不主张把成人以后生活面临的一切困境归咎于原生家庭。但这不妨碍我们去去回望、去正视这个部分,因为逃避并不会带来自由,只有盲目:
“除非让潜意识变得有意识,否则它将指引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本期节目从两位主播与自己父母的依恋关系、相处模式入手,尝试解读中国小孩与原生家庭关系的典型困境。通过这些困境与反思,我们可以内观出与父母之间的依恋连接是否健康、是否曾受到创伤、这些创伤如何具有破坏力并影响成年的我们。在这个框架里,一些基础的心理学概念、流派分类贯穿其中,也是一期心理学入门科普的轻松对谈
📍一些本期节目涉及的心理学理论:
阿德勒——积极学理学代表人物,与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相比,倾向于目的论而非原因论,鼓励人们自主追求幸福:现在的不幸与过去无关。把不幸归因于过去的经历,只会让我们陷入永远无法改变的困境。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可以改变的未来目标。
荣格内在小孩理论——“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 ,即人内心中未成长、未被安抚好的部分。PTSD情绪闪回:遭受攻击的、有应激反应。
自我疗愈——拥抱内在小孩和它对话:觉察(情绪)-理解(处境)-接纳(当时的自己)-认可与鼓励(当时的自己)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 bibuliaoye123
📣主播:羊伊 xhs@懒羊羊伊,宏宏 xhs@宏宏跑步去
05:44 自我探索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只有已经产生心理问题才需要心理辅导
14:02 中国式父母的典型教育——打是疼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17:02 父母的“允许”帮宏宏走出校园霸凌,他们甚至没做出什么行为
22:02 直接面对使人保持谦卑,逃避会带来无知的傲慢
28:13 照顾母亲带来的“伤痛感受”被羊伊小心隐藏起来,但不代表不存在
32:51 “我所有未被满足或实现的部分,全部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37:30 过去的三十年,我过度背负了母亲的人生
44:20 羊伊的强干涉与宏宏的反干涉都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痛苦
50:22 连另一半五险一金交多少都要干涉的妈,要如何相处
53:21 两个中国式女儿:“我管你”VS “别管我”!
1:00:31 截然相反的人生脚本却可以用同样的心理学工具解构
01:02:06 阿德勒的解法——目的论与积极心理学
01:06:20 萨特与阿德勒在鼓励人们主动对抗消极时的相似观点
01:11:10 怎么判断是谁的课题?结果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01:20:03 荣格的解法——找到心里那个被忽视的小孩:自我觉察、疗愈创伤
01:23:39 觉察(情绪)-理解(处境)-接纳与鼓励(当时的自己)
📚本期推荐书籍:
岸件一郎,阿德勒心理学系列—《从此刻开始幸福》
张沛超,《我的内在无穷大》
范德考克,《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